“行是知之始,知是行之成。”
——陶行知
6月27日,2027届3班的同学们一行10人,满怀憧憬地来到了以“生涯教育社区经济”为核心的龙门街区青少年志愿岗,开启了2025年暑假社会实践的第一站。老西门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陈奕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,大家以培训并实践的起点,更是知行之旅的启航点,为同学们深入社区、探索百业的行动,点亮了前行的灯塔,装备了认知的罗盘。
首先,陈老师清晰勾勒了“街区探秘”调研行动的框架。让同学们了解到,即将开展的实践,将在安全规范的分组行动中,学习专业的访谈技巧与观察方法,同学们将参与到亲手设计《龙门街区百业档案》,这不仅仅是任务清单,而是一本等待大家填写的、理解真实社区经济的立体入门书,让同学们对熟悉的街巷产生了全新的期待。
“生涯启蒙”工作坊环节,陈老师巧妙地将街区的商业案例引入课堂。从街角早餐铺的日常运营,到社区超市的便民策略,这些鲜活的故事化作了理解“商业模式”“服务创新”和“社会责任”的生动教材。这让同学们豁然开朗:原来小店铺的生存发展,与个人能力的培养、社区福祉的增进竟如此紧密相连。
荀子云: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。”这可能正是实践的意义,引导高中生们迈出认知社区、思考经济的一小步。
之后陈老师还介绍了“一店一故事”创意展板和“未来掌柜”模拟提案的任务要求。鼓励大家,在之后实践调研的基础上,运用手绘、摄影、短视频等多元形式,提炼商户特色,思考其社区价值。更令大家兴奋的是“未来掌柜”环节,同学们有机会将化身小小创业者,构思如“老城厢文创店”“菜场低碳计划”等富有创意的优化方案。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,走出校门的实践,更应是科学调研的深化,是真正接触真实社区街道,是知识转化为行动力的关键跃升。
刘勰有言:“操千曲而后晓声,观千剑而后识器。”
作为老西门街道的唯一一所高中,在老西门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老师的专业护航下,即将跨入准高二年级的我们,不仅明确了活动目标、流程与安全规范,更初步构建了连接书本知识与社区实践的认知桥梁。在实践中学习方法,激发兴趣,更有机会深刻理解、参与社区治理、服务街区的真实发展,这对于高中生是有意义的。在已然到来的的志愿服务活动中,敬业学子的足迹将遍及龙门街巷,将他们的思考将融入社区发展,以实际行动诠释“少年智则社区智,少年强则街区强”。
本次社会实践是一次知行合一的旅程,会成为敬业人青春岁月中,一段扎根社区、服务社会、淬炼成长的闪亮印记,也为建设更具包容性与创新力的青年发展型城区,贡献属于敬业学子的智慧与力量!